搭把手课堂 | 兴宁中学实践活动——学科技,助分类,我们就是影响力

日期:2020-08-10

2020年8月9日上午,宁波市兴宁中学2019级3班的18名同学自发来到搭把手姜山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现场感受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的力量,提升源头分类文明素养。


物联网:让资源回收更省心


要将家中收拾的“废品”处理掉,在之前,你可能要电话联系废品回收人员,跟他约定上门回收的时间,直到他上门,你大概要有几十分钟甚至数小时的时间不能安排出行了。

而当下宁波市中心城区盛行的“智慧回收”让这些变得很简单。

来自搭把手的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说:“你只要打开手机,点开‘搭把手回收’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发现‘附近的智能回收机’,从地图或者列表中看到离你最近的回收点,还可以看到这个点回收物资的种类、价格以及是否满箱(相应回收品种满箱时,其后标示红色感叹号)。只要不满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投递‘废品’。投递完成后,相应价值的资源币就会打入你的账户。”

“在学校,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账户,投售‘废品’所获得的资源币归集到班级账户中。”万老师补充道。

回收柜满箱时,布置在回收柜内的感应器会自动向数据中心发出清运要求,由数据中心向距离回收柜最近的清运车辆发出指令,要求车辆尽快前往清运。这个过程,如果再辅以无人驾驶技术,就无需人工参与。

▲同学们观看搭把手智慧数据管理平台


大数据:应用前景广阔


听完万老师的讲解后,同学们就立即着手体验回收乐趣,试着将空饮料瓶投入智能回收柜。

从“饮料瓶”的入口投入,饮料瓶就会沿着“轨道”被送入回收柜。“在最新一代的回收柜中,已经能够识别所投递的饮料瓶,是金属易拉罐?还是塑料瓶?是农夫山泉?还是哇哈哈等,进而将这一数据积累,揭示出一定区域内的消费者的某种消费偏好,为饮料商家改进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同学们在分拣中心,体验搭把手智能回收柜投递

回收的纸类,被二次分拣为泡沫包装箱类、白纸类、报纸类等。

在已经压缩打包完成的一包包白纸堆边,同学们饶有兴趣地扒着“试卷”,“这里也许就有你们投递的‘复习资料’,或者是‘试卷’,如果进行数据追溯,我们也许就可以判断哪个学校的日常‘测试’更多,哪个学校的同学更‘辛苦’。”同学们听后都笑了起来。

▲同学们参观纸类堆放区


影响力:点滴汇聚成江河


一张纸、一个饮料瓶、一个玻璃瓶,回收与否影响有多大?宁波市的“四分类”是什么样的?这些,都能在搭把手的知识课堂上学到。

“如果不能循环利用,制造1吨纸,至少需要耗费3吨的木材,相当于砍伐4棵20年树龄的大树。我国人口14亿,每人一天浪费一张A4纸,全国就相当于一天砍掉了1176棵20年树龄的大树。”

“回收利用1个500克的玻璃瓶,就可以少使用600克的优质矿藏,还可以节省大量冶炼成本和环境成本。因此,碎玻璃虽然不值钱,但我们也要坚持回收。”同样,回收1吨的饮料瓶,就可以节省6吨的石油……

在知识课堂上,听到万老师在报这些数据的时候,同学们都安静下来,若有所思。

学习了知识,当然要巩固一番。课堂上,万老师向同学们提问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现场的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气氛十分活跃。

▲同学们信心满满的回答问题

课堂结束后,同学拉出横幅,在智能回收柜前合影,纪念这次暑期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本次搭把手与兴宁中学的联合活动,通过实地教学,让同学们切身了解到,科技的手段,正在帮助垃圾分类行动不断进步。垃圾分类,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参与,祖国未来的他们,正是现下推进垃圾分类的主要影响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