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3-04
2月23日下午,在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投票选出了2021年宁波市10件民生实事项目,涵盖就业创业服务、公共教育事业、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体育事业、养老托幼服务、公共安全保障、城市宜居环境、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和智慧回收项目等领域,项目年度总投资额约50亿元。
民生实事项目,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次,宁波市经过3个多月时间征集、讨论和酝酿,采取网络信箱、现场座谈、部门上报等多种形式,坚持线上和线下同步推进,广泛征求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以及市级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的意见建议,力争每个候选项目都能聚焦群众关切,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贴新时代新要求。
最终选出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
其中,“搭把手”再生资源智慧回收体系作为宁波市垃圾分类全品类可回收物智慧回收项目,榜上有名!
民生实事暖民心 垃圾分类解民忧
随着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已成为如今居民日常生活的“新时尚”。根据计划,2021年,宁波市将新增1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各区县(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占比达60%以上。建设“搭把手”再生资源智慧回收体系,新建1500个回收网点、4个区域配套分拣中心(鄞州、北仑、镇海、江北)、新增100辆物流清运车,实现中心城区垃圾分类智能化回收服务体系覆盖率达95%以上、其他区县(市)覆盖率达60%以上。
垃圾分类工作既是人人关注的“关键小事”,也是需要全民参与的“民生难事”。近年来随着“搭把手”智能回收模式的普及,使得宁波市民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激发了人民群众垃圾分类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心态上发生由“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转变,全市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政策引领是方向 绿色发展是目标
“垃圾分类+资源回收” 是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2月2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作为宁波市垃圾分类的示范企业,三年的时间,“搭把手”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服务模式,快速实现回收网络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建成"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的区域配套综合分拣中心7个,服务居民超200万人,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搭把手”的创新回收模式充分响应了国务院《指导意见》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示和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
其中,《指导意见》部署了关于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工作。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鼓励地方建立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鼓励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废物回收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培育新型商业模式,打造龙头企业,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广典型回收模式和经验做法。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
△搭把手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数字赋能垃圾分类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2月18日,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召开全省大会,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浙江,数字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图源浙江日报 摄影:胡元勇)
“搭把手”智慧回收自2018年以来积极探索运用“智能物联网、智慧物流、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建立智慧垃圾分类数字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在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办的指导支持下,围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建立 “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数字化体系。体系上线以来,已在宁波建设2100多个智能数字化回收网点,累计回收各类高低价值可回收物16万吨,并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处置费用超过3000万元,引导全民参与各类垃圾分类活动1100余万人次,为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2020年6月12日前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垃圾分类大会上点赞“搭把手”用数字赋能垃圾分类,让公司发展信心倍增。
2月18日,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在全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大会宁波会场续会上强调,要“追赶超越,争先领跑,全面打造全国数字化改革引领跨越发展新高地”。
(图源宁波发布 摄影:王鹏)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对数字化改革的目标,未来垃圾分类的数字化改革必将成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
目前“搭把手”智慧垃圾分类数字一体化平台已全面融入宁波垃圾分类的数字化改革进程,后续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以及在市生活垃圾分类办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的支持下,通过与各相关单位的深度融合和引进国际化合作,率先示范将“智能物联网、智慧车联网、互联网+大数据、AI智能图像识别、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等先进技术引入垃圾分类的数字化体系建设,通过智慧数字平台和体系建设,服务于全品类垃圾分类的智慧管理,从而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并深度开发从垃圾分类中所获取的大量数据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最终全面提升垃圾分类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民生实事为民生,后续发展过程中“搭把手”将积极以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指引,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以垃圾分类创新服务为基石,砥砺前行,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垃圾源头分类投放的质量和效能,通过智能回收,资源融合,做好榜样示范和行业引领,将“智慧一体化”、“数字一体化”分类回收体系推向更高水平,并将经验和成果向更多正在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城市复制推广。